作者:賴中申
第一次遇見周聯華牧師,是他九十大壽生日前一天,現場有個大蛋糕,由中原大學宗研所和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的師生一起為他慶生。身為一位新竹客家人,當時信主不過十年,更不在浸信會參與崇拜或聚會,我自認與周牧師本來是不太有交集的;然而因為代表某個基督教平面媒體,採訪這場「周聯華與本地化神學」研討會,讓我有機會一窺周牧師的精彩;一探周牧師的豐富。
神學本來似乎離我十分遙遠,但周牧師將他本地化神學的精神,落實在教堂建築、婚喪禮儀,以及教會禮儀崇拜等方面,並且「從此時此地的文化,剪裁出適宜的表達方式,使人瞭解基督教信仰」。噢!原來神學可以如此「接地氣」,我從心裡非常認同!及至後來我在跨文化宣教機構服事,才知道原來周牧師老早就在實踐文化認同、本色化教會等等,這些宣教士看重,卻被許多教會遺忘的觀念。
另一次見到周牧師,還是因為採訪,那是在一間長老教會辦的聖經和合本修訂版講座;原來周牧師不只參與全本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再修訂,還被推舉為和合本修訂計劃的召集人,並擔任新、舊約主編。還有一次,我也在某個基督教出版社的周年感恩禮拜上,遇到周牧師,可見他在華人教會文字出版界有一定的身量與地位;身為文字工作者,我彷彿可以感受到他的真切,那股想用文字為他無法親眼見到、親口說話的對象,把來自天上的福音和真理說明白、講清楚的熱誠,讓他把人生事奉中的黃金歲月,花在「譯經」這種最不被外人注意的事上,而且還譯了兩大本!
認識周聯華牧師十年來(雖然他其實不認識我),我覺得他也像是一本豐富的聖經,不論是神學的研究與實踐、聖經的翻譯與編修、文字的寫作與出版、講道的嚴謹與認真,又或者是牧養信徒的仁愛與恩慈,在許多層面上都有令人驚奇的內涵和投入。
此外最令我驚奇的一件事,是周牧師在跨宗派合一與連結上的努力。1970年代,在為期三年「新生命運動」的佈道運動中,他擔任委員會主席,那是前所未有的全台灣教會大聯合,他還提攜後輩,與當年才28歲的總幹事夏忠堅牧師一起同工。其後他與夏牧師、長老教會高俊明牧師三人常常一起談,覺得台灣教會需要有一波合一的佈道運動,於是促成了台灣教會歷史中非常重要的「2000年福音運動」。
不只如此,周牧師還與長老教會翁修恭牧師、蘇南洲社長共同籌備、主持了「228平安禮拜」,促成國語教會和台語教會之間的合一;他甚至還曾參與天主教與基督教嘗試合作的「共同譯本聖經」翻譯計劃,促成許多教會、教派與宗派間的合作。這些周牧師的行動,讓我感到他心中其實沒有宗派,更多的是屬神兒女之間的包容與欣賞、和解與合作。
周牧師安息歸主前一刻,他還開著車服事幾位姊妹,這完全像極了他一生的事奉態度,他就是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參與連結、促成合一、傳遞福音的一位門徒,耶穌的跟隨者啊!我們可能會用出書、辦講座、開研討會,甚至蓋教堂、學校的方式來紀念一個人,但我覺得紀念周聯華牧師最棒的方式,就是效法他的精神,不斷地去實踐行動,即使不是傳道人,也要做個「傳道的人」,當一個真實的耶穌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