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懷恩堂主日學學生
周聯華牧師的名字,打從我大學時期在懷恩堂聚會開始便偶爾聽教會裡的「大人們」提起;但其實至今我還沒有真真正正認識這位人人敬頌的牧者呢!直到有機會好好讀周牧師的自傳,了解他的生平事跡,才瞭解我們今天視之為「家」、作為福音基地的懷恩堂,曾是周牧師與同工們一點點以血淚建築起來的。
周牧師初來台灣服事的第一年,就接受高樂民教士的邀請擔任懷恩堂的牧師,效法保羅同時「為福音奉派作傳道,作使徒,作教師」(提後一11)的榜樣,在教會裡牧養信徒。自此,周牧師在懷恩堂服事超過三十年的時間,帶著懷恩堂由小小的佈道所,慢慢成長至今日我們所見坐立在國立臺灣大學對面的懷恩堂,開設英語、國語等多堂崇拜,成為服事學生和鄰居的地方。
周牧師的一生一直堅持推行基督信仰的「本色化」,在教會的事工上,他同樣重視本色化的實踐。他認為,基督教不該只是西方人的宗教,在這裡,基督教也能成為台灣人自己的信仰,盼望台灣人能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中接受這位基督。就像周牧師在台灣總是穿著非常中國化的長袍一樣,基督教也需要一件帶有當地文化的「本地人的衣服」,讓當地人認識、接受信仰。
因此,周牧師在懷恩堂裡履行的改革,總是本著「本色化」的原則去推行的。先從聚會語言說起,初期建立的懷恩堂,在高樂民教士的領導之下,是以英語崇拜為主的,而在下午的國語崇拜才不過30人參與。不過,周牧師認為這是台灣人的教會,怎麼可以不重視台灣人自己的語言呢?因此他冒險提議將本來下午的國語崇拜當作主要的崇拜,放在禮拜天的早上,由他負責,而把英文崇拜的時間改為國語崇拜之後。後來國語崇拜的人數增長很快,一堂崇拜坐不下,也就開設了第二堂崇拜,同時照顧了年長及年輕的信徒。也因如此,今天我們能夠在懷恩堂以國語進行聚會,也是因為周牧師當年的堅持呢!
周牧師認為懷恩堂是台灣人的教會,他非常重視這一點,希望教會能夠讓台灣人感受到這是他們的地方。所以,他提倡教會建築能採用「中國化」一點的設計,今天我們看到感覺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建築設計,就是周牧師當年的心思!傳統皇家色彩的黃色,寓意教會是萬王之王的聖殿;恍如台灣鄉村房屋常見的土紅色牆面,象徵著基督信仰深入民間。
除此之外,在懷恩堂聚會,我一直覺得很特別的一點是,每次聚會結束牧師為會眾祝福時,都會以拱手方式將祝福傳至在座每位會眾。還記得我第一次來懷恩堂參與聚會,當旁邊的姊妹突然轉身向我、臉帶慈祥笑容地將雙手輕放在我手上時,我當時還真的嚇了一跳,再看看我另一邊站著的另一位姊妹正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好像等待我做出什麼舉動一樣,我才瞬間理解這個「祝福」儀式。時至今日有機會認識周牧師與懷恩堂的淵源,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具創意的祝福儀式,也是周牧師帶進懷恩堂的。周牧師渴望在崇拜的禮儀、程序能在不違背聖經真理之下更「在地」,讓台灣人更感到親切。
在懷恩堂聚會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我們手上翻閱的不是《和合本聖經》,而是《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周牧師在生時積極開展聖經翻譯的工作,他認為修訂一本「連中學生都看得懂」的聖經是必須的,希望擺脫暗晦難懂的字詞和宗教術語,能讓普羅大眾讀得懂聖經。因此我們聚會時所看的《現代中文譯本》聖經,正是周牧師與團隊翻譯的成果。
因為周牧師的堅持,懷恩堂多了一點本地的味道,使附近鄰居、學生得以打破隔閡來到這裡相聚;也因為他的高瞻遠矚,關顧不同族群的需要,我們能以自己的語言在這裡聚會,今日教會也能漸漸開展台語、廣東話等更多語言的事工和崇拜。
實在感激周牧師曾經盡心的帶領,使懷恩堂能成為我們的「家」,也使我們的屬靈生命在這裡有足夠的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