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班族會友
實在難以想像,一位生於浙江的牧師,怎麼會願意花上大半生的時間,在一片陌生的土地開展傳道、教導和牧養工作?這位牧者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愛台灣。1954年,34歲的周聯華牧師首次抵達台灣,自此便在這塊土地奉獻上他的餘生,改變了台灣的神學院、教會、政界、大學、機構,甚至社會不同角落裡的人們。
然而,當初決定留在台灣服事時,周牧師難道沒掙扎猶豫過嗎?當然有!
對周牧師而言,留台服事的決定是艱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犠牲」。當時在美國唸完神學博士的他,擺在面前的就是美國神學院教職的引誘——神學院不止風景優美,而且還有高薪厚職!但是周牧師卻非常清晰神給他的呼召,強烈感受到神希望他做國內華人事工,他便順服神的帶領,拒絕了高薪、榮譽、舒適的環境,選擇來到台灣——一個他從沒踏足過的地方事奉。
初來台灣當然有很多不習慣,不過為了能更快融入台灣文化,周牧師曾作出了不少努力。就如他從美國歸來踏入台灣的第一天,他刻意精心挑選了最「中國化」的打扮,穿著一身特製的長袍前來,完完全全放下了作為一名「美國留學生」的優越感,希望讓國人感受到他「入鄉隨俗」的決心;他也開始重讀古書,練毛筆字,希望有日能跟台灣知識分子對話。從他的行動就可知,他確實非常有毅力,也非常樂意與台灣人成為「家人」。
不過,他在台灣的生活其實並不如意。其中最讓他挫敗的,就是神學教育的推動不如理想,他改革的主張一度受到教會抨擊。其次,他也因為尷尬的政治局面,常常受到干擾。但經過禱告,他願意接受這些困難,繼續在這裡完成神給他的任務。
「我感受到台灣人的需要。他們需要我更多的愛。」他目睹台灣在這數十年來逐漸開放,他衷心希望台灣人能走得更前面、更快地進步。於是,他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努力不懈地去改善台灣的神學教育,儘管被貼上「新派」、「不屬靈」等標籤,他仍奮力改變,渴望使台灣神學教育能更本地化,使本地信徒更敢於思考和接受新思維。除了在神學院推動本色化神學之外,作為懷恩堂主任牧師的他,也竭力讓教會變得更像台灣人自己的教會,所以他在教會建築、禮儀、聚會語言上作出了改革,希望能讓更多本地人接觸和理解基督教。
雖在政治上不多不少常受到壓迫,但周牧師卻從不願在政治上挑起紛爭,反而竭力維持和平合一。他盡他的本份做好「宮廷牧師」的職責,總統有靈命上的需要時,他就想辦法用講道來安慰、教導他們,為他們禱告,默默地守望著台灣。更難得的是,他甚至主動提出舉行二二八平安禮拜,渴望修復台灣人心裡的傷痕,使台灣人民能合一。在那個年代,要在眾人面前談二二八,是多麼需要勇氣的事!但不諳台語的他,還特地練習以台語來證道,以身作則打破省籍之間的隔閡。據說他當時是反覆聽講稿的台語錄音帶,以羅馬拼音將每個字的發音標記並背誦下來,才能完成在全台會眾前以台語證道的艱鉅任務的。他這些行動,都是很純粹的從信仰出發,希望能以耶穌基督的愛影響台灣。
周牧師曾自白:「我實在喜歡台灣人……我希望人人在這塊土地上都很高興地活著。」他甚至將台灣比擬為他的第二春,可想而知他就是這麼愛這裡!因為這份愛,他克服了在台灣環境裡種種的不適應和困難,用溫柔、謙讓的心化解別人的批評和打擊,用了長達四十年的時間在神學教育上奮鬥,最終引領台灣教會、台灣人民走得更前面。
我們感激有這樣一位學效耶穌恆久耐心的牧者,他守護了台灣,改變了台灣,也讓今日在懷恩堂的我們有機會認識福音、建立穩定的教會生活。願我們也能學習周牧師的愛,時常放下對他人的偏見和仇恨,以愛對待這片土地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