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恩堂是周牧師服務最久的一個教會,數十年來在周牧師和會友身上發生了許許多多有滋有味的故事,為數眾多橫跨三代的家人,直到如今仍然接力譜寫著與牧師一脈相承的樂曲。
1954年周牧師剛被聘進懷恩堂的時候,懷恩堂還是一間位於和平東路二段巷子裡的住宅。剛成立一年的懷恩堂以英文崇拜為主,當時約七、八十人,而華語崇拜只有一、二十人。很快地,新生南路三段九十號目前懷恩堂現址的教堂落成,開始有許多美軍顧問團及其眷屬加入,使英文崇拜的教友人數激增。
當時牧師除了牧養懷恩堂,還在神學院授課,同時在其他教會講道,時常分身乏術。幸好他能與高樂民宣教士、陸頌熙姊妹一起配搭;周師母負責女傳道會,還有直到現在仍在懷恩堂的張傳琳、林舉嫻姊妹等人。在這段時間,周牧師通常只決定教會的大方向及講道,包括後來從英文教會轉為華語為主的教會。周牧師的觀點是,在臺灣當然要講自己的話,而且當時他已在提倡本地化神學,實在沒有理由再用英文牧會講道。
此外另一個大方向則是牧師非常重視的學生工作。其實周牧師在奉獻作傳道人時的心願就是做學生工作,加上懷恩堂鄰近許多學校包括臺大、師大,還有當時懷恩堂三位美籍傳教士都在這兩所大學兼課,吸引了一些學生前來懷恩堂參與查經班和主日崇拜。這種種因素都使懷恩堂成為一間極為重視學生工作的教會,多年下來周牧師在懷恩堂培養不少年輕人才。雖然因著大學生四年就畢業、僑生歸國的關係人來來去去,但因有新學生不斷進來、留學者回臺,活水仍不斷流動著。
周牧師在他的回憶錄裡寫到:「我跟學生的感情都在這時候培養起來的。學生們要做任何事情我都讓他們自己負責,好的、壞的都讓他們自己去碰,但是我可以負責,為他們擔當。」真是激勵人心!往往年輕人最害怕的就是長輩為了保護自己設下許多限制,無端讓彼此產生衝突,也為本來無可限量的成長經歷帶來陰影。然而周牧師不僅放手讓孩子去闖,甚至還願意為成為他們的後盾,套句現代的話,真是太「熱血」啦!
當時學生非常期待每年的福音隊工作,每次出隊一個星期時間團隊工作嚴謹,直到最後一天才放風出遊,過程中也累積許多珍貴的回憶與感情。此外還有每年固定要準備的聖誕節與復活節慶,周牧師總在彩排當天很早就到現場,一邊招呼大人小孩用餐、一邊談話,整個教會就像個熱鬧大家庭。他還會認真陪著詩班彩排,親自示範進場的方式,直到整個場面莊重和諧。
周牧師曾說:「在懷恩堂教友中,學生教友是我的最愛。他(她)偶然帶著另一半和孩子回「娘家」來禮拜的時候給我很大的安慰,我在他們的信仰、品格形成很重要的四年中有些許的貢獻。當然另一些過去的學生仍在教會中崇拜與服事,使我更加高興。」就像林舉嫻老師在《為此而活》文集裡提到的,她大學畢業第二年因著教會需要,回到懷恩堂擔任專職聖樂傳道,牧師也因此成了她的上司。「對於同工,他是完全尊重與信任……這讓我們兢兢業業,不想叫他失望或操心。」
無論透過周牧師自己的描述,或是當年學生的回憶,不難發現有些傳統及氛圍至今仍存留在懷恩堂中,令人備感溫馨。但即使如此,最令人羨慕的仍是那些曾與周牧師相濡以沫的懷恩堂學生們,能在他的羽翼下成長、成熟,珍藏著一輩子永不褪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