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的性格與眼光中有個令人難忘的特質,就是他在待人處事上不帶偏見和先入為主的立場,總是慈藹地觀察這個人需要什麼?耶穌碰到這個人時會怎麼做?他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在他的傳道工作範圍中有幾種類型的人是被疏忽的,那就是政要、運動選手、演藝人員、原住民、客家人和監獄中的「犯友」。牧師甚至不願喊他們為犯人,細膩地改成犯友,其同理之心可見一斑。
演藝人員
如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許多在螢光幕前非常活躍,甚至看起來非常歡樂的演藝人員,最後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輕生。牧師深知他們是寂寞的、心靈是被忽略的。如果他們當中有人是基督徒,也不方便到一般教會聚會,因為容易受到注目。於是有人便為這群藝人基督徒組成一個團契「藝人之家」,也請對這些藝人特別關注的周聯華牧師擔任牧師,因為周牧師在高中、大學的時候熱衷於戲劇,過了許多年台前幕後的日子,對於這個族群的心態、話語和行為比較能理解。
牧師回憶到,由於藝人工作屬性的關係,聚會很難固定,有時這個要趕劇本、那個要出外景,如果堅持要他們在禮拜日早上出現做禮拜,等於要他們晚到或不接通告「你要他們不敬業嗎?」因此藝人之家的主日崇拜時間是在禮拜日下午兩點,給過習慣夜生活的他們方便。
雖然個人色彩強烈的藝人各有各自的生活習性,很難規範,但在藝人之家裡卻形成了另一種「開放而不放縱」的氛圍,。來到這裡更毋需化妝粉飾自己,可以盡情將真實的喜怒哀樂展現給「家人」看,彼此安慰鼓勵,是一處能夠讓他們放鬆與自在成長的地方。
監獄犯友
周牧師從民國45年開始到綠島傳道之後,感覺到自己對於監獄中的犯友有一份責任,牧師深深接納與愛他們、這些犯友也知道,因此他對這群人的教導方式是慈嚴並施,發現不對的事情便會責備他們。「一些犯友都被我罵哭了。我告訴他們:假如從小父母親這樣責備他們,他們就不必坐牢了。」
牧師真的是用父親的心來對待犯友們,他不僅關心他們在獄中的生活,出獄後的景況也是。尤其出獄後是否受到家人及社會的接納與歡迎?他深知如果沒有,勢必帶來更大的反叛。因此牧師在他們出獄前總會特別勉勵他們要熬過最困難的初期時光。他甚至還採購了數百套長褲、襯衫,讓這些犯友能夠穿上新衣出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無論他們以往犯過怎樣嚴重的罪,他們有做人的權利與尊嚴,既然服了刑,釋放出來的時候就表示以前的一切已經一筆勾銷,現在是另一個全新人生的開始。」牧師認為反而是大家要多伸出援手扶助這群被忽略的人,否則只能等那些過去的「兄弟」來歡迎他們、指派新的任務給他們……
令人欣慰的是,在綠島「新生訓練處」聆聽周牧師教導的犯友中,許多人後來成為傳道人,在世界上作鹽作光。雖然牧師謙卑地說這絕對不是他的功勞,而是主自己的感動,但是透過牧師對他們所做的工作,可以歸結出幾個讓浪子回頭的元素:牧師的真心接納、給予真理、立下界線、導引方向,必定成為這群犯友人生轉折時,往上推一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