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準備過農曆年的時候,懷恩堂總會在大廳擺上許多寫有漂亮書法字的春聯供大家索取,包含「主賜平安」、「福杯滿溢」、「上帝賜福萬象更新」、「主恩常臨神恩永在」、「春」、「福」等,不知情的人可能以為這只是一般過節的習俗;春聯只是隨便找人寫的,殊不知這些春聯可是出自周聯華牧師之手!
走進周牧師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的辦公室,右手邊馬上印入眼簾的是一張放滿文房四寶紙筆墨硯、字帖以及厚厚一疊已經寫過的書法練習紙,原來牧師過去有個習慣,在每天早上八點開著他的小紅車抵達辦公室之後,一定要先坐在這裡親自磨墨、寫上一小時書法,才開始當天的工作。
牧師之所以會在四、五十歲那時開始學寫書法,起因於一段「誤解」,因為曾有人當著他的面說:「傳道人英文不好、中文也不好,一支毛筆對傳道人來講好像幾百斤重!」這句話讓關懷本土的他從此開始練習書法。後來教周牧師寫字的老師宗孝忱也開玩笑說:「中國和尚會書法不稀奇,而洋和尚裡,你倒是第一位!」從這段小故事可以看出,牧師一生透過身體力行來實踐信仰;致力於縮短人與文化的隔閡與疆界,讓信仰透過各種方式進到人的心裡與生活,就連寫書法也是他使用的途徑之一。
後來牧師熱愛並勤練書法的事已為人所知,不僅常有人跟他請教墨寶,牧師也主動題字贈送給朋友、機構。最難能可貴的是,牧師所題的字常是針對對方當時狀況與需求給予的鼓勵或讚美,令人非常感動並銘記在心,例如「如鷹展翅飛翔」、「重新啟航」、「燃燒自己,照亮老年人」、「主乃我之牧,所需無百憂。令我草上憩,引我澤畔游」等。在書寫媒材上牧師也不拘泥於白紙黑字,作家張曉風女士就曾準備一塊手掌大的石頭,請牧師在上面提了一首《上邪》可隨時放在掌中把玩。
此外牧師寫的書法包含各種字體,除了一般人較為熟悉的行書、隸書、小篆之外,他從90歲之後開始鑽研甲骨文,也喜歡用甲骨文寫聖經經文、文天祥正氣歌,當然也會用甲骨文寫字送給親朋好友,甚至進一步研究「甲骨文中的上帝觀與敬拜觀」原本還預備於97歲時出版成書呢!而多年前牧師曾進入監獄訪視死刑犯時,曾看見其中一人寫了隸書,於是便跟對方交流切磋寫法,甚至說要帶更多隸書字的作品給對方看。
除了私下贈予書法作品,其實有些場所的告示牌也出自周聯華牧師手筆,包括現在士林凱歌堂的門口匾額即為周牧師參考王羲之字寫成;東海大學音樂系系館入口處的「音樂學系」四個字也是周牧師所寫;他給自己書房取名「龜爬齋」並以甲骨文寫了一塊牌子,現存放於浸信會神學院的周聯華牧師紀念文物室。此外還有許多人用來作為靈修材料的《每日靈糧》,這四個字的題字也是周牧師的作品。
事實上不僅牧師寫了一手好字,阮郇瑤師母也熱衷於字畫,一天會花上數小時作畫,牧師師母兩人曾合出過一本《周聯華阮郇瑤書畫集》有文有圖相得益彰,現也展示於紀念文物室中;而牧師於2010年推出的《周聯華全集》最後一本《習字樂》即是他的書法作品集。
只要用心觀察,周牧師的足跡與關愛透過書法作品,現在仍存留在我們身邊,俯拾即是,令人追念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