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我的朋友,對你的懷念這麼多:蓉芬憶周爸

作者:李瑞娟

※採訪後記:
一、慶幸能抓住時機,為蓉芬姐夫婦拍下回憶周爸的影片。
當時也是受聖靈所感,突如其來邀請他們錄下回憶的話語。
距離拍攝當天,已過了快三個月,如今再看一次影片,覺得格外珍貴。
時值父親節的八月,也是周爸安息的月份,獻給愛周爸的每一個人。
二、這篇文章建議搭配一杯熱飲、一曲動聽的大提琴詩歌……

父親節將至,距離周牧師安息已近六年。這兩年也因武肺疫情肆虐,世界上許多家庭也失去了親人,趁此刻疫情漸漸趨緩之際,回顧我們生命中重要的恩典時刻,靠著基督、繼續往前走,才是活出上帝給基督徒那又豐又富的生命、那讓人們看了最美好會欽慕的永恆的盼望。

要傳福音,不管時機理想不理想都要傳

五月中,趁著去某健康營採訪時,知道將採訪到大原博先生和林蓉芬賢伉儷。讓我想到在讀《為此而活》一二五頁時,我對周牧師帶領大原博先生受洗這件事感到很好奇,原文大意如此:

 「蓉芬啊,我要幫大原受洗啊,我找他談談好嗎?」
 「周爸,他不會受洗啦,他只相信自己,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哪會相信整個宇宙都由主來掌權?」
 周爸不放棄,說:「讓我試試吧!」

於是蓉芬姐轉告了周牧師的話,並且「不知何時他們見了面,也不知何時周爸為大原及大女兒祐子上了課,」大原博先生與大女兒後來在二〇一二年受洗了。

大原博先生憶周爸:基督信仰生活實踐者

營隊採訪當天,我特地請教大原博先生這件事。他想了想告訴我說,周牧師先問他甚麼時間比較方便聊聊?因為他們彼此都忙,要約時間不容易,所以都由周牧師主動聯絡他,趁著聚會前後、彼此有空檔的時間講話。「大概約了六次到八次,後來我就受洗了,我看到他在生活上是一位非常好的基督徒!」

在《神學綱要·卷三》當中,周牧師說到「基督的信仰不是理論,而是實踐;不是學術,而是生活。」(頁二二二)周牧師是一個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總統牧師,大原博先生也是成功的日本商人,但是周牧師從生活出發,將基督信仰實踐於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裡,至此,我才明白,不是因為周牧師的「受洗班」課程多厲害,也不是因為周牧師的口才,也不是「行銷」手法,之所以能領人歸主,完全是奠基於平日最被人忽略的生活小細節。

蓉芬姐憶周爸:妳叫我講,我會哭的

當我與他們夫妻倆從營會建築物的頂樓圖書室走到一樓大廳溫馨的交誼廳,請他們錄下對周牧師的思念。蓉芬姐非常抗拒,對我說,「妳叫我講,我會哭的。」但韌性十足的我不放棄,繼續誠懇地邀請,影片中,當大原博先生緬懷周牧師時,在旁的蓉芬姐其實心中十分掙扎,她深怕她一說話就會忍不住落淚。在此,非常感謝蓉芬姐,她的勇敢與卓絕,為所有想念周爸的人說出了他們綿綿無盡的思念與心聲。

在善終關懷的領域中,靈性關懷師會建議人們完成四道,即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若是基督徒則還加上第五道:道路。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親那裡去。

你們既然認識了我,也會認識我父親的。從現在起,你們認識他,而且已經看見他了。」(約翰福音十四6-7)

四道人生,善終的典範人物

離世,代表跟世界告別,跟親友說再見,將來到天家再相見。從靈性關懷的角度來看,他九十七歲高齡,勤練書法防止失智,還有生病住院時他對蓉芬姐的道歉:

「那天我發抖,一定對你講話不客氣,真是抱歉!」

在四道中,每一道都要練習,有經歷過親友離世的人,一定更能體會實行起來的難度,但周爸的言行,深深烙印在蓉芬姐和每個人的心中,不是憑藉他的名氣和威嚴,而是真正虛己。

蓉芬姐的遺憾

「周師母回天家後,周爸好多年與我們共享年夜飯,他老人家一定帶一砂鍋魚頭,飯後大家開心的談天說地。周爸無所不知,才高八斗,每次聽完故事,就深感又上了一課。遺憾的是,可惜當時沒做筆記和錄音。」

八月父親節疫情趨緩,趁家人同聚時刻。錄下聲音、影像或文字,或許會不熟練或是被拒絕,但就像保羅勸勉提摩太的話:「要傳福音,不管時機理想不理想都要傳,用最大的耐心勸勉、督責、鼓勵、教導。」(提後四2)學習周牧師,抓住任何時機,務要傳道。

或許您會問:我的家人不是基督徒,他們根本不認識上帝。周牧師說:「所有的外邦人會不會頌讚上帝的慈愛?」他引用羅馬書十五章說明普世眾人(猶太人與外邦人)都在上帝的慈愛中。(《神學綱要·卷三》頁二九一)原本不信主的家人因我們在生活中實踐基督信仰,最終我們將一起頌揚、一同歡樂!在未信主的家人身上看到以賽亞書第十一章的宣告:耶西的殘幹上要抽出嫩芽,及他要成就大事之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