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牧師的服裝就是一張隱形版的福音名片

周牧師的服裝就是一張隱形版的福音名片:
整齊、合宜、溝通與認同

作者:李瑞娟

她梳頭以後,要一件件衣服拿出來,配了又配;最後,才決定要穿哪一套。      

               ——周聯華《周聯華回憶錄》

周牧師出生於中國富貴人家,這跟土生台灣的我們其成長的環境很不同。會想研究周牧師的穿著,是因為我看到周牧師穿得都很得體,沒有出過差錯過,在大場合也合宜。所以很好奇周牧師的服裝是哪裡「煉成的」。

周牧師的服裝品味是母親打下的根基

在《周聯華回憶錄》這本書中附了幾張周牧師的兒時照片。周牧師從小成長的環境真的很奢華,從嬰兒照、馬鞍照、棉襖裝、長袍馬褂等裝扮,就可以知道周牧師是「天天穿綾羅綢緞」長大的孩子。現代人會覺得這也沒甚麼,但是在我們那60年代,巷子裡若有人家買鋼琴、穿裙子,那可真是羨慕不已呢。

可是到底周牧師是怎麼對服裝有如此深的品味呢?我想到一個故事,故事是說有一個人想學如何分辨真、假玉鐲的方法。他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一位老師可以教他。有一天,一個厲害的年輕人出現了,人無論拿甚麼玉鐲給他,他一眼就能辨識出哪個玉鐲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那個人請求青年能否教他,青年回答說,他沒有受過甚麼特別的訓練,只是父母從小就讓他摸玉鐲、玩玉鐲,如此而已。由此而知,周牧師的服裝品味是從家裡從小就培養成的。

他寫道:「母親只有我一個孩子,所以吃喜酒、拜生日,都帶了出去,我自小就聽母親們的談話,她們是在時裝表演,和手飾比賽。」可想而知,當年周牧師的母親沈桂寶喜愛搭配衣服與首飾的嗜好,無形之中培養了周牧師從小對服裝的品味,這是身在台灣的我們比較不能體會的。

周牧師的服裝有一個特點,就是看起來很乾淨。他說,「我是屬於比較穿著整齊而合適的人。」從書中照片看到的周牧師,會發現主日時,他穿正式的素色西裝、到蘭嶼與雅美族男子站在一起,穿的是短袖襯衫。到非洲索馬利亞探訪難民,他穿的是棉質POLO衫,耐髒好洗。到貴州拜訪貴陽福利院時,他穿短袖襯衫,跟一群孤苦無依的孩童們坐在一起。

在書中,他最早提到的服裝對他的意義,「我自從懂事之後,就不喜歡穿得特別漂亮,我不願意與我的其他兄弟姊妹不一樣。」服裝對周牧師開始有了新的發現,服裝能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穿對服裝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1954年8月,周牧師在基隆下船登陸台灣土地。當他一決定要到台灣教書後就開始想,「我要以怎樣的形象,跟台灣見面。」這個重視的心意,就好比是一個談戀愛的人為對方打扮一樣。「我不知道台灣是怎麼樣子的,我怎麼能使國人接受我呢?」他決定穿中國的長袍到台灣。當然因為後來台灣高溫的氣候,使得穿不住而作罷。

第三次在書中提到他精心的穿著是在1989年,距離周牧師從大陸來台已過40載,當時台灣解禁了,周牧師要前往中國,以傳道人的身分拜訪三自教會。「我去買了二套本地出品中下的西裝料,一套冬天、一套夏天,到近郊的三張犂裁縫鋪去訂做,因著我的身材買不到現成的。」

周牧師這次又曾想穿長衫,但還好有人告訴他,那是說相聲的人的服裝。那一次,周牧師準備的服裝和配件都是事先搭配好的,為了兩個場合,一是主日崇拜、一是平時,行李的精簡程度讓接機的沈以藩主教和徐明涵主任也嚇了一跳。

傳道人應有的服裝

全球首富馬斯克的母親梅伊說:「若你想穿著時髦,但又覺得很難做到,不妨像我一樣,找個極有品味的朋友。」

我不免想,周牧師任職凱歌堂期間,蔣夫人的穿衣風格多少也可能影響周牧師。他形容蔣夫人:「長長的旗袍,戴幾件首飾,卻非常的恰當,不多也不少(後來我發覺她每次都穿同一樣式的旗袍,常常換首飾,但總不太多、不過分)。」

周牧師服事過高高在上的國家級元首、也能彎下腰去服事貧窮的非洲孩童,服裝對周牧師來說,或許像亞當夏娃身上用無花果樹的葉子編做的裙子,只是一個蔽體的工具,但他要試著讓服裝本身穿在他身上時,就能發揮到衣服最大的傳道功用:溝工與認同。

周牧師的穿衣哲學,連衣服都可以拿來當傳道工具,這是否也為衣櫃裡永遠少一件的我們,立下了一個很棒的典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