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神學初階》

知道所信的是什麼,也能把他所信的告訴別人:讀《平信徒神學初階》
作者:李瑞娟

有一則牧者出軌的新聞,由於他是某間醫院的重要高層,事件爆發後,震驚了曾經採訪過他的我。這位牧者英俊且才華洋溢,上帝賜給他的個人特質,令曾跟他相處過的人都有如沐春風之感。新聞爆發、辭職丟官,人們很容易淡忘這些桃色醜聞,但對事件主角的家庭、牧養的教會、基金會,卻已造成無法抹滅的傷痕。

在重松謙(Ken Shigematsu)於2019年出版的《不忙碌的門徒》一書中,撥出一章專門寫到性與靈,呼籲已婚人士需要好好立下界線,保護自己的性欲,他引用心理學家大衛·哥特曼博士說的,當配偶有婚外情,最根本的原因往往不是性方面的,人會在婚姻以外有性行為,看色情影片或是難以克制地自慰,是因為他們有更深的飢渴,渴望親暱與連結。如果我們的靈魂得到滿足,充滿感激,就不太可能屈服誘惑,去做些其實會讓靈魂更空虛的事情。(註)

周牧師在《平信徒神學初階》講到罪(頁76),特別提到基督信仰中的罪是指內心的罪,雖然也包括因內心的邪惡,而形諸於行動的罪。或許有人會問,婚姻是私領域不宜干涉。但聖經說,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這位牧者的婚外情絆倒了多少人?他一手建立的教會、基金會、還有醫院同事,正因為是名人,殺傷力之大更是難以估計。

再來,罪的代價是死亡(頁84)。周牧師特別矯正一個觀念,他說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盡方法求罪的解脫。最普遍的方法是做善事。他也說這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善事的缺點是與罪的本身無補,人做善事是應當的,不能與他的罪相抵消。」人用各種方法,但上帝的辦法是差遣祂的愛子耶穌到世界上來,「為了我們,祂擔負我們的罪,使我們藉著祂跟上帝和好。」(林後五21)使人解決了一切的困難。

或許有人會問,基督徒不是已經認罪悔改了嗎,牧者為何還會出軌?套一句周牧師說的,人獲得赦免以後,把過去的罪一併解決,以後還會不會再犯罪?當然還會,「每次犯罪就每次求饒恕。」 也許有人要問,那有什麼用?周牧師提醒我們,在我們的信仰中有兩件事非常重要:一是聖靈的帶領、一個得救蒙赦的人有聖靈在裡面,天天提醒他、帶領他,使他能天天過聖潔無疵的生活。二是耶穌的十字架有做榜樣的作用,一個已經蒙赦免、做新人的人有耶穌在他心內,也立志把耶穌當做榜樣,跟隨他的腳步走,就不犯罪了,而且積極的做一個好的信徒(頁90)。

不僅是看別人,我們自己若有類似的事情,沉迷於色情圖片、手機遊戲、或是任何太過度而成癮的娛樂,周牧師教導我們可以用詩篇五十一篇禱告,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閱聽到的每一則事件、接觸到的每一位基督徒,都對人有巨大的影響。周牧師撰寫《平信徒神學初階》的理由也在此,平信徒的生活行為是最主要的見證外,也需要神學去傳達基督信仰的內容。平信徒跟傳道人的地位一樣重要,雖然沒有以全時間做教會工作來服事上帝,但仍在自己的崗位上服事上帝,在自己服務的崗位上:某一個機關、學校、行號、工廠,甚至家庭中,除了生活見證,也要透過講話來傳達正確的基督信仰給身邊的人知道。

最後用周牧師的話最結尾,這也是我自己在這本書最喜歡的話:

我們並不是以神學替代信仰。
有神學而沒有信仰,這個人根本不是基督徒;
沒有神學而有信仰,他仍是一個基督徒,而且仍可以做一個好基督徒;
有信仰而又有神學,他可以做一個既有「心」,也有「頭腦」的基督徒,
他知道所信的是什麼,也能把他所信的告訴別人。

註:重松謙,《不忙碌的門徒》,頁117、121,校園書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