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交易:是浪漫還是正義?
讀《神學綱要》卷一
作者:李瑞娟
道德辨別不像一般智識,紙就是紙,筆就是筆。會不會有人不分是非?有人指鹿為馬?
也唯其如此,人更應該時時注意,看清自己職責所在,以敏銳之良知來分辨善惡是非。
——周聯華,《神學綱要》
一九九三年,由當紅巨星黛咪·摩爾(Demi Moore)主演的美國電影《桃色交易》〉在台上映,票房暢銷賣座之餘,在我心裡僅留下蕩漾的餘波。
故事講述兩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在學生時代已談婚論嫁,到了大學畢業後也各有事業、婚後也恩愛的一對年輕夫妻。大環境的經濟不景氣,這對夫妻不但同時失業,更欠了五萬美元的債務。他們向親友周轉,最後只借到五千元,但他們索性放手一博,帶著那筆小資金,到賭城去賭看看能不能翻轉人生?第一晚,兩人贏了二萬多。第二晚,輸光了第一晚贏到的錢。正當他們躊躇不決時,有一位億萬富翁建議:如果黛咪·摩爾肯與他共度一晚,那他們就會得到一百萬美元。
如果我是黛咪·摩爾,接受或不接受?
在周牧師《神學綱要》卷一〈神觀·上帝之存在〉中,對於上帝究竟存在、有甚麼方式可以看出上帝的存在?周牧師從本體、從宇宙、從目的、從道德次序和從歷史方向等五種方向來討論上帝的存在。當年我遇到的黛咪摩爾面臨的選擇,在我看完周牧師的書後,才真正被打開心智——依舊要再感謝一次周牧師,雖然他已逝,但在他活著的歲月中,努力筆耕,才能讓後輩如我在面對人生許多挑戰時給出指引,以致讓我們能倚靠著純正的基督信仰,繼續往前走。
在上述五種方式中,「從道德次序」看上帝的存在,是我認為能夠對華人這樣長久被儒道思想中「似是而非的、對道德的模糊觀念」,有清楚的提醒與警示的作用。康德說,道德次序是內心中的道德律。這句話雖然不是康德首創的,但把這個學說帶上了最高峯。
周牧師舉例說,在黑板上拿哪一隻粉筆,基本上是沒有道德意義的。但是星期天晚上要到教會去崇拜、還是待在家裡看電視,這就是有道德意義的。要去教會?還是在家看電視?不管你選擇甚麼,內心多正義凜然,說話多巧言令色,但最後的決定「去哪裡」才是你內心道德掙扎後的最終行為。
突然之間,黛咪當年的難題迎刃而解
黛咪該怎麼選擇?答案其實早在原著小說作者傑克·恩格爾哈德(Jack Engelhard)的書名Indecent Proposal上。作者非常清楚所謂道德的辨別,並明白告訴我們,面對富翁給這對年輕夫婦的試探,純屬一樁「不雅的交易」。
面對這種不雅的道德紅線,許多人也會「明知故犯」,並宣稱:這是個人私德的層面,只要檯面上守住公德,家庭的事、婚姻的事、小孩的事都不用太計較。這些思想深深影響了華人的道德觀。所以這部電影對一個當年未信主的我來說,著實想不清、理還亂,而且我相信,今天這個時代,不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都依然需要上帝的話來指引。
「在這錯綜複雜的世界中,有的人可能享受極度的自由,有的人可能住在被奴役的地區。但是人的內心是自由的。他的心裡想甚麼只有他一個人知道。而不管他內心經過怎樣掙扎,表達於外面的是他內心道德的選擇。」周牧師給我們留下了清楚的答案。
額外的收穫
對我來說,到書店去找笛卡兒或是康德,要自己努力排列與對照,就好像自己規劃一次國外自助旅行般,首先我要具備語文能力、最好還要看得懂航班表、了解外國地理及市區巴士地圖、對旅館所在城市還要有詳實的分析能力。
以上這些都還是一個自助旅行者算是非常粗淺的知識而已,更厲害的自主旅行者是了解當地風土民情、氣候、穿著及文化等。如果都不懂?也是沒有問題的,旅行的事就全權交給旅行社,請他們規畫一個量身訂做的「機+酒」行程,這樣也是可以滿足想要自助旅行的願望。
初探神學領域,就像一個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小伙子,尤其要通盤了解西方的史哲學家,雖有壯志在胸,但仍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Mentor(導師)帶領——周牧師這本《神學綱要》就是把難懂的神學,用清晰的條列敘述、時代的進程,再加進現代人想法所撰寫的「連小學三年級都看得懂」的基礎神學書籍。
面對遙遙無期的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介紹好書給心靈乾渴的人們,認識上帝的慈愛,讓我們在疫情下仍能活得安穩,不被恐懼追殺每個暗夜。《神學綱要》卷一,讓我從凌亂無序的西洋哲學和神學歷史學者名字中,給出一條清晰的脈絡,為我理出清晰的頭緒,心靈的裂縫得以癒合,滋潤且暢快。
後記:我們為什麼要讀神學?因為我們花時間了解愛我們的人喜歡吃甚麼、穿甚麼,那麼我們也同樣要花時間來研究愛我們的神在想甚麼、喜悅我們甚麼。如此做,在疫情下不會胡思亂想、接收胡亂不實的資訊,也會在兒女及下一代面前,有基督徒喜樂的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