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從帶領長者信主開始!——讀周牧師《他的傷痕》
作者:李瑞娟
您的教會一眼望去。都是老年人嗎?
許多人一提到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現象,就不免一陣憾歎。其實就筆者在教會及長者教室的近身觀察,認為狀況並不那麼悲觀,套一句周牧師說的,在社會中有足夠具基督信仰活力的人,這社會是會改變的。
我們的社會長期籠罩著一股低迷的氣氛,加上國際社會的動盪不安,造成焦慮和憂鬱的人口逐年上升,經濟的恐慌和對未來的失望,連教會也深感重挫。教牧人員不斷增加關顧教育的培訓,主日聚會後人際的疏離、人與人沒有互動,社交也在鍵盤上完成,購物只要下單,連最基本的算錢能力都省了。但是傳道書也告訴我們,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所以周牧師的書永遠有其珍藏的價值,在他的書裡,你永遠找得到答案。
《他的傷痕》這本書,是民國65年由道聲出版社出版、收錄在百合文庫,目前已經絕版,也是從圖書館調閱出來的。外表已然斑駁,書頁黃舊,但在字裏行間仍發出像珍珠般的光芒。當時周牧師寫這本書的年紀是56歲。
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從周牧師開始
日前,我在醫院陪病。隔床的病人是一位72歲退伍軍人,老妻帶著小孫女來探望,退伍軍人硬是不搭理她。老妻給先生請了個24小時看護,幾天下來,看護的服務也令我唏噓不已。那幾天讓我有一種深刻的感覺,在病中的人,心是最敏銳的。生病的人永遠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愛,因為那份愛從家人對待的態度上看得出來。
老,也是一樣,只有老人才能真的懂那種被珍惜、被愛的感受。這也是教會面對老齡化的基本態度之一,也是宣教、帶領長者信主的大好時機。
周牧師在這本書裡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解方。在第13章說到:
基督信仰是一種道德的活力;
基督信仰是一種更新的活力;
基督的信仰有向上的活力;
基督的信仰有安慰的活力;
基督的信仰有帶領的活力;
基督的信仰有得勝的活力。
當教會牧者重新看待長者,讓長者發現自己不因經濟情況而被冷待,反而是持續被疼愛,他就從這間教會得到滋養,人生充滿希望與盼望,不僅保持活力,也會有傳染作用,一個帶一個、激勵人心,甚至成為家庭的快樂果。長者並非沒有病痛,而是在病痛中,感受到教會的關顧與重視,讓他能揚聲讚美主。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但實情是,在教會成立的社區教室,長者多半伴隨憂鬱、孤單、沮喪的情緒,與理想相差甚遠。
教會怎麼進行在地跨文化宣教事工?
在最新一期教會公報新聞〈超高齡社會的宣教〉一文中,派駐於日本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師李弦提到,隨著神學院就讀人數逐年下滑,未來教會組織能否正常運作,成一大考驗。他認為信徒必須開始接受未來教區內牧者共同牧養幾間教會的常態;正視信徒與教牧人員高齡化的狀況,教團制定的教牧人員退休年齡是75歲,足足比台灣晚十年;在全球化人口移動中,跨文化宣教不再是前往異國,而是在地的跨文化宣教。(註1)李弦提到的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可以從周牧師《他的傷痕》書中,找到許多寶貴的經驗與做法。
首先,周牧師希望借助這本書,讓當年蔣公時代下被威權教育的人們,再次化悲痛為力量,去了解蔣公的信仰,他特別引用蔣公的話,「余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和敬愛他的人,他們一定願意知道,耶穌基督是誰。」希望能吸引曾愛戴蔣公的台灣老百姓。
蔣公是民國64年4月安息的,這本書是隔年1月出版的,並請蔣宋美齡夫人寫序。當時新時代的民主腳步的確已然悄悄進行,周牧師可能也意識到蔣公統治的威權時代一旦結束,台灣宣教的環境必然會受到更大的挑戰,因此,周牧師抓緊了傳揚時機,適時引用蔣公仍存在的影響力,將基督信仰繼續推行使之成為台灣國民的信仰,這是第一。
其次,周牧師也明白基督信仰要成為國民信仰,就必須有效傳揚。台灣百姓當時的教育程度只到國小畢業,因此他刻意選用淺白的字句、簡單的道理,說故事給大眾聽。這對一個神學博士來說,講道的用字遣詞要刻意從教室搬到市場,從凱歌堂牧師、對象是元首級,降到小學三年級,這對周牧師來說,想必是花費了很大的功夫,這項工作包含了解台灣社會平民生活的習慣、飲食、口語、流行文化等,對有心想從事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傳承。
第三,周牧師努力消除當時民眾對基督信仰的誤會。「雖然在早期基督教傳入中國時,曾引起一些誤會,但逐漸地,中國的信徒看清了哪一些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哪一些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文明的外衣。」那些誤會包括民間喪禮禮儀、以及對死亡不同的定義,以及西方宣教士和本地信眾的信仰衝突等等。(註2)
在地的跨文化宣教,提供教會宣教重要方向
在地的跨文化宣教適合每個場域。離家的遊子進到一個新學校,宿舍就成了在地的跨領域宣教場所,社會新鮮人也能在新公司找到禾場。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化國家,教會也要抓緊時機,培養工人,好好關顧社區未信主的長者,使他們明白聖經真理,教會轉型成活化空間,牧養社區未信主長者,帶領他們使基督成為他們餘生的導師,將信仰帶回家中,改變家庭氣氛、每個家庭成為安定社會的一股重要力量。
註:〈超高齡社會的宣教〉原文出處為李弦,《教會公報新聞》3714期12版,https://tcnn.org.tw/archives/165619
註2:本書頁133-136。